溪湖区农村昔日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如今已焕然一新。这一巨大转变不仅令村民感到自豪,也为其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借鉴。
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自去年开始,溪湖区主动学习“千万工程”的先进经验。这一模式被公认为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区领导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定位为战略目标,并视其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区域内构建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了上下级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这种从分散到集体的转变,为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溪湖区凭借这种集体协作的治理方式,成为了环境改善的主要推动力。在此机制下,区级领导亲自担任组长,深入乡村一线,针对实际问题实施精准对策。为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采用点面结合的策略,成功解决了众多治理难题。
整治行动的三个着眼点
溪湖区集中精力关注三份报告。2024年,整治活动实现了显著进展。行动迅速,问题得到即时处理,未出现延误或推诿。此外,实际效果显著,数据显示,投入的955万元资金已全部用于打造日月岛街道大翻身村的“五好两宜”美丽乡村。同时,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治理并非短暂的风潮,从而确保环境改善的持续性。
以小见大推动乡村振兴
溪湖区实施了一项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措施,该措施以提升农村居住环境为起点。这一策略将工作重点从起初的“清理与维护”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弥补缺陷、构建机制”。这一调整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进步。例如,基础设施的优化显著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具体来说,新增的242盏路灯显著改善了村民夜间出行条件,而16.33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也带来了便利。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溪湖区基础设施持续得到改善。首先,文化健身场所改造工程亮点突出,面积达1160平方米,为村民新增了休闲健身空间。其次,农房改造超过200座,村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同时,环境治理同步进行,河塘沟渠清淤疏浚达2500米,有效提升了水域环境。在林业和矿山领域,也取得显著成果,人工造林面积达2707亩,废弃矿山修复面积超过1295亩。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溪湖区农村环境更加宜居。
环境卫生垃圾治理
溪湖区环境整治行动中,垃圾处理及转移工作受到重点关照。河道垃圾清理量超过4500立方米。垃圾存放设施持续优化,新增69个垃圾池,增置20个铁皮垃圾箱,并在三处地点进行了地面硬化处理。转运环节组织高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建成3座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得到及时转移和处理。
宣传教育引导群众
溪湖区意识到,为了持续强化农村环境改善的成果,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不可或缺。为此,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采用“小喇叭”等贴近民众的方式传播信息。在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标语,确保村民随时能接触到环保理念。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确保每户家庭都能全面了解情况。同时,在微信群内积极分享相关资讯。这些全方位的宣传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户对环境整治的认识有所提升。村民们开始自发进行自我管理、监督、教育和服务,并踊跃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溪湖区农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请问您所在的农村环境是否也经历了类似的积极变化?我们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