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最孤独公交线:一人一车,6年温暖坚守,7.3公里乡间路

2024-12-11 07:44:11来源:北方时空

姜瑞垒师傅每日清晨5点20分准时抵达818路公交线的始发站点,一如既往地启动了一天的劳作。该线路全长7.3公里,由他一人驾驶,一辆车独守,已坚守岗位6载,为沿线偏远村庄的居民提供出行服务,宛如照亮乡村出行道路的明灯。

六载坚守岗位

818路主要通行于乡村,其中不少路段较为狭窄。姜师傅每日清晨都会细致地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车辆不会带病行驶。这一细致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他对职责的深刻认识。六年来的坚守非同寻常,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他总是早出晚归,其目的在于保障村民的出行顺畅。此外,该线路的运营完全由他一人负责,他需独立解决各种挑战,肩负起保障交通的责任。

尽管道路孤寂、劳作艰辛,他却未曾萌生退意。姜师傅凭借其默默无闻的坚守,确保了公交线的持续服务。对沿线村庄的居民而言,这辆按时发车的公交车,是他们连接外界的关键桥梁。

路遇乘客赶车

姜师傅在发车时,目睹了一位乘客急匆匆地跑来。他立刻停下等待,让乘客顺利上车。姜师傅的待人态度温和,给乘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幕虽不起眼,却彰显了姜师傅的人性化关怀。乘客因这小细节而铭记姜师傅,这说明优质服务并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乘客感受到温馨,这一点对服务业从业者来说,值得借鉴学习。

助人于危难间

今年七月,在惠济河路发生了一起意外,一辆电动三轮车滑落至陡峭的坡下。附近村民和车主尝试救援却未能成功。恰逢姜师傅驾车路过,他立即停车伸出援手。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三轮车被成功拉回路面。这个故事展现了姜师傅的乐于助人。在村里,这种品质尤为珍贵。姜师傅的行为不仅帮助了车主,更向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鼓舞着更多的人在他人遇到困境时伸出援手。

改善线路站点

在运营期间,姜师傅观察到刘家庄村及南坪村部分居民面临出行难题,需步行约一公里才能抵达公交站点。鉴于恶劣天气给村民带来的不便,他向公司提出增设站点的建议。随后,线路站点数量从10个增至12个。此外,他还亲自打印并张贴公告于各站点。即便路面结冰,他仍冒险步行前往张贴。这些努力旨在提升村民出行便利性,他始终关注乘客需求,致力于改善他们的出行条件。

信息及时共享

818路公交车途径八个偏远村落,每村均设有微信群,姜师傅在其中活跃。一旦遭遇交通堵塞等状况,他会在群内发布通知,提醒村民注意安全。此外,百余名村民也保存了他的联系方式。这不仅确保了信息的无障碍流通,而且促进了村民与姜师傅之间的信任。村民委托他代购物品,他总是乐意接受,这种相互信赖的氛围为公交线路注入了别样的温馨。

归还乘客失物

姜师傅在一次下班后,发现了一位乘客遗失了手机。他选择留下等待失主联系。当失主拨打电话时,姜师傅还主动考虑了失主的安全,决定将手机送还至村里。姜师傅的这一拾金不昧之举,充分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在这狭小的车厢内,这一充满善意的情节,不仅为公交线路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同时也增强了乘客对818路公交的好感。

姜师傅的经历中涌现出诸多温馨的故事,这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下社会是否亟需更多如姜师傅般具有责任意识、爱心及奉献精神的服务人员的思考。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点赞并转发此文,同时期待在评论区听到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