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摆渡车票价高、安全隐患大,游客为何还要忍气吞声?

2025-02-10 08:21:40来源:北方时空

景区摆渡车引关注

景区摆渡车的设立初衷是积极的,它不仅有助于生态保护,还能帮助游客节省时间和体力。但近期,许多读者指出景区摆渡车存在票价昂贵、强制捆绑销售、乘坐体验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众多景区中,游客普遍察觉到渡船服务似乎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这一变化使得原本旨在便利游客的服务,反而变成了他们的困扰来源。

高收费与强制消费

游客在景区内发现,停车场与景区大门、大门与主要景点之间的距离被刻意拉大。在某景区,游客在距离大门约5公里的地方被工作人员拦下,告知前方停车场已满,必须乘坐摆渡车。从大门到核心景区往往需要数公里路程,为了节省体力,游客通常不得不支付费用乘坐交通工具。

罗浩,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指出平地景区的停车场距离较远,导致游客需乘坐摆渡车,这一做法增加了成本,且不甚合理。此外,强制游客消费以增加收入的做法亦应予以改正。然而,对于高山景区,由于地形限制,设置摆渡车是适宜的。

点位设置遭质疑

游客对景区摆渡车设置点的合理性表示疑问。这些摆渡车停靠点分布广泛,包括景区门口、核心景区之间以及各个景点之间,甚至有招手即停的巡回服务。专家指出,摆渡车设置应以增强游客游览体验为首要考虑。

不合理的布局设计会使游客在景区内行走路径变得繁杂,进而消耗游客的时间和体力,这一现象与摆渡车旨在提供便捷的宗旨不符。

收费规定待明确

景区摆渡车收费超出标准,违反了相关规定。专家建议,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应全面考量景区的面积大小、游客的人流量以及土地成本等多重因素。

大型景区即便能够通过周密的交通规划及摆渡车收费来弥补运营成本和降低土地成本,然而,无论游客身处何地,合理的票价设定才是核心,游客关注的焦点在于票价是否公道。

免费服务难“一刀切”

众多游客期望景区能够无偿提供渡船服务。然而,专家指出,这一做法不应一概而论,而应依据各景区的具体运营状况来决定。部分景区的运营成本较高,若无偿提供摆渡车,将加重其经营压力。

景区需确保自身运营稳定,同时兼顾游客需求,努力研究并实施恰当的收费策略与服务质量标准。

提升体验需改进

有读者提出,景区应确立长远经营策略,并关注游客的体验感受。建议根据游客流量,对景点进行分段管理,增设摆渡车以提升车辆周转效率,从而减轻旺季的人流拥挤状况。

景区需优化摆渡车服务,调整班次与路线,确保收入均衡,并确保游客在游览高峰时段仍能享受优质的出行体验。

景区摆渡车在便利游客、满足需求与维护景区运营之间寻求何种平衡?您对当前景区摆渡车的情况有何见解?敬请留言发表意见,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