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将至,鞍山市内多所小学正积极举办相关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缅怀,而且也是对年轻一代爱国情感的培育,具有深远意义。
铁西区黎明小学纸花寄情
鞍山市铁西区黎明小学内,一场以纸花表达情感、寄托和平愿望的纪念活动正在进行。教师们生动地为学生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历史画面在孩子们面前逐渐展开。学生们热情地投入到制作小白花的环节中,他们怀着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思,向遇难者致以默哀,并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每一朵小白花都承载着他们的敬意与决心。

铁西区黎明小学通过举办深刻而富有意义的活动,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播下了爱国与和平的种子。这颗种子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持续扎根、生长。
铁西区实验学校主题班会
铁西区实验学校举办了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级的会议室变成了思考与感悟的聚集地。在班会中,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国家公祭日的深远意义。围绕“历史与和平”这一主题,学生们自由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分享了从长辈处听来的故事,有的则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个人思考。这些年轻的声音体现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进一步领悟了公祭日所承载的民族情感和全球价值。

班会这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深入思考历史,将国家公祭日从单一日期转变为成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并指导他们以历史为鉴,珍视和平。
铁西区育才小学材料搜集
铁西区育才小学以独特形式缅怀国家公祭日。校园内处处体现着对历史的深切敬仰。学生们响应学校倡议,通过网络与书籍搜集南京大屠杀相关资料,并精心制作了主题海报。此过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烈,进一步强化了铭记国耻的决心。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的独立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他们的爱国热情也被激发。海报上鲜明的色彩映射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他们通过别具一格的方式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并向伟大的祖国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决心。
铁西区居义小学家校共育
居义小学位于铁西区,采取家校共育模式,强化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意义。学校向家长分发告示信。家长在接到这封富有意义的信件后,积极响应。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回顾历史。家校间的这种协作,让孩子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环境中,深刻体会到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家校合作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使得对历史的记忆不再仅限于学校教育,更深入到家庭领域,实现了历史教育与情感培养的全面覆盖。
铁西区公益小学系列活动
铁西区公益小学举办的活动展现出持续性特点。国家公祭日的一周内,系列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校园内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们自发制作和平鸽并悬挂于校园,这些和平鸽宛如和平的象征,记录着孩子们的美好愿景。此外,他们还精心绘制南京大屠杀英雄事迹的画作,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解读。

此类活动通过实践操作与创意制作,增强了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使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更加广泛地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铁西区新陶小学云上公祭
铁西区新陶小学在大课间举行了“铭记历史,热爱中华”的网上公祭仪式。教室与操场成为承载记忆与希望的场所。在此期间,学校安排学生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丰碑》,影片中的英雄事迹深深触动学生心灵。各中队采用视频播放、PPT展示、演唱红色歌曲、讲述革命故事等多种方式,全面回顾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教育方法的模式,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深入探索历史、提升爱国情感的窗口。
立山区通山小学参与了“铭记历史,强国有我”的教育活动。在鞍山,多所小学在国家公祭日临近时,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爱国情怀。关于哪种纪念方式对学生教育影响最大,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请您点赞并转发,以引起更多人关注国家公祭日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