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鞍山市精神文明办传来喜讯,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中学教师胡艳荣登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这一成就,无疑为当地教育界增添了耀眼的光辉。此外,鞍山市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人数也增至39位。
坚守乡村讲台26年的奉献
胡艳,一位乡村教师,自26年前便始终坚守在讲台上。在这漫长的26年间,她始终站在乡村教育的最前沿,尽管面临诸多不便。她从未对环境的艰苦有过任何抱怨,而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她的无私奉献,为乡村的孩子们在求知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她清楚,自己所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然而,正是她的坚守,为乡村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教育的晴空,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希望所在。
胡艳之所以被誉为奉献者,源于她本有机会选择更优越的环境,却毅然选择留在此地。她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种奉献精神,不仅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更彰显了她对乡村孩子深沉的关爱。
成立启航文学社的初心
2017年5月4日,胡艳发起成立岫岩首个校园文学组织——苏子沟镇中学“启航文学社”,旨在拓宽乡村学生的文学视野。她希望打破地域限制,关注当时乡村文学资源的极度缺乏。她坚信文学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故不惜辛劳,利用个人休息时间指导学生修改稿件。她对每一篇稿件都细致入微,努力挖掘学生作品中的亮点。
她始于20篇精心雕琢的优质稿件。为了克服农村家庭电脑短缺的难题,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将每一篇稿件转换为电子版并打印出来,张贴于橱窗以供展示。她深知,这是让孩子们作品得以亮相的关键一步,即便橱窗宣传存在一定局限,她依然决定迈出这一步。
文学社运作模式的改进
胡艳迅速察觉到橱窗宣传存在缺陷。因此,她决定在每个班级挑选一名“小编辑”,这一做法富有创新性。每月设定一个固定日,由“小编辑”负责收集稿件并进行初步审查。随后,她亲自对稿件进行细致的二审和细节调整。她亲自负责质量把关,确保每篇文章都能达到高标准。最终,将修改后的稿件分发给各班级,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社运作体系。
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得以参与文学社的管理和日常运作。这一改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村庄中的文学潜能得以萌芽生长。
校刊花田的诞生及影响
2020年秋季,得益于学校的鼎力支持,启航文学社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正式推出了校刊《花田》。《花田》的问世,极大地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作激情,每期的投稿数量高达150多篇。对于山区的孩子们而言,《花田》不仅是他们磨练写作技能的“练兵场”,更是他们展示个人才华的专属平台。
全县超过10所中小学纷纷慕名而来,寻求《花田》的成功之道。《花田》犹如一簇文学的火花,在岫岩的教育领域点燃了热情。这促使众多学校意识到,即便在乡村,同样可以发掘并培育学生的文学潜能。
县作协小作家专栏的意义
胡艳并未满足于仅在校园内运营文学社团。她主动加入县作家协会,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在县作协公众号上创立了“小作家专栏”。此专栏在全县乃至鞍山市均属首创,专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学作品的平台。
该专栏成为众多学生文学梦想的起点。孩子们的作品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同时也让外界见证了乡村儿童在文学领域的巨大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它消除了乡村儿童与外界在文学领域的隔阂。
多名小作家的涌现与转变
胡艳在众多孩子中积极挖掘具有天赋的小作家。15岁的李加冕在她的推荐下,多部小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顺利成为辽宁省作家协会的一员。11岁的张艺欣同样成果显著,荣获第三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少年创作佳作奖和铜奖,同时也是鞍山市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曾叛逆且不爱学习的艺馨,因作品被刊登在专栏上,开始热爱文学,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成功的例子充分展现了胡艳对孩子们产生的深远影响。她通过不懈努力,为孩子们开启了全新的人生道路。
末了,我们想向读者提问,您周围是否也有如胡艳一般,默默奉献于教育事业并作出显著贡献的从业者?期待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