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孙焕泉院士团队创新技术获ISO立项,稠油开发迎来全球合作新纪元

2024-12-06 15:44:23来源:北方时空

孙焕泉院士领导的中国石化团队研发的“稠油多元热复合驱技术规范”近期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立项批准。此事在石油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同重磅炸弹般引发了巨大反响。该规范是中国在稠油热采领域推出的首个ISO国际技术标准,一旦发布,预计将对全球稠油资源的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稠油资源重要性

稠油,一种密度高、黏度大的原油,属于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范围内,稠油资源储量丰富,其可采储量约占石油总储量的36%。在我国,稠油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我国是稠油资源的主要国家之一。过去13年间,我国热采稠油的产量持续超过1500万吨。此外,稠油还是多种特种油品的关键原料,尤其是环烷基稠油,被誉为石油界的“稀土”,是制造高端沥青、变压器油等优质产品的理想原料。

中国开采难题

中国稠油开采面临诸多困难。受陆相沉积和地质环境复杂性影响,我国稠油藏藏深且油层较薄。这导致“流动性差”“流动距离短”“流动速度慢”等问题,显著增加了开采难度。即便采用全球主流的稠油热采技术,在中国应用效果依然不佳。

院士团队攻关

孙焕泉院士团队针对难题展开积极行动。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石化重点科技项目的资助,该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难采稠油的开发问题上。他们不懈钻研,持续深化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元热复合开发技术,从而在稠油热采开发领域开辟了新的路径。

技术应用成果

该创新技术在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等地区已实现大规模应用,成效显著。它对中国石化稠油开采贡献巨大,确保了其年产量稳定在480万吨以上。此成果亦获得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预示着在未来的稠油开采领域,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际标准意义

ISO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传播标准,对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技术规范在ISO获得立项,具有重大影响。其一旦正式发布,将显著促进国际技术合作,并增强全球稠油开发的效果。此举将使中国在稠油开发国际领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后续工作计划

团队后续的任务已确定。依据ISO规范,他们将与多国技术精英,包括美国和沙特的专家,组建跨国工作团队。此团队将致力于加速国际标准的制定,并确保这些标准能迅速对外公布。此举标志着中国油气技术迈向全球市场的关键进展。

关于这一技术标准的推出,各界人士对其对国际石油价格可能带来的影响持有不同观点。若您认为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妨为之点赞并转发,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